中文系(珠海)开展“宋韵茶香——宋式点茶体验”工会活动

Body

 

9月25日中午,中文系(珠海)“宋韵茶香——宋式点茶体验”工会活动在海琴6号楼A618顺利举行。本次活动由刘杰助理教授主讲,系党委书记郑哲主持,高级点茶师、高级评茶员侯杏娜老师进行茶艺展示,吸引了来自珠海校区各院系二十余名教职工参与。

Image removed.

活动伊始,郑哲书记进行开场致辞,对教授点茶技艺的老师们进行了简单介绍,引出“宋韵点茶”之主题,希望各位老师在茶香氤氲中度过轻松美好的时光。

Image removed.

随后,刘杰老师以“从煎茶到点茶——唐宋饮茶习俗漫谈”为题,对饮茶的历史与古人饮茶的习俗进行介绍。刘杰老师指出,中国古人饮茶经历了三个阶段:西汉至六朝的粥茶法、唐代至元代前期的末茶法、元代后期以来的散茶法。而唐宋时期的煎茶与点茶,便属于末茶法之类。

Image removed.

“汤添勺水煎鱼眼,末下刀圭搅麹尘。不寄他人先寄我,应缘我是别茶人。”刘杰老师以白居易、皎然等人的诗句为例,生动讲解了古人的煎茶方法,并以蔡襄《茶录》与宋徽宗《大观茶论》中的论述引出点茶技艺,将其与煎茶的异同娓娓道来。

Image removed.

在刘杰老师的细致介绍后,侯杏娜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七汤点茶法。温盏温筅,放入茶膏,在一次次注水与击拂中,茶色渐去、茶沫渐起。随着第七汤“乳雾汹涌,溢盏而起”,清香飘溢、细腻纯白的茶面展现在众人眼前。侯杏娜老师以茶膏为墨,以浅色的沫饽为纸,上轻点勾画,青山、劲松与飞鸟便现于茶面。

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

老师们赞叹于点茶技艺的精巧,很快在指导下尝试起来。大家一面认真体会“手轻筅重”的动作要领,一面交流着与茶相关的文化典故,气氛热烈而欢快。活动最后,老师们品尝着茶点,观赏彼此的茶膏画作品,在欢声笑语中留下一缕茶香,留待下次相聚。

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Image removed.